1. 首页 > 手游资讯

重返帝国贝利阵型组合策略 重返帝国将领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11-13
摘要: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重返帝国贝利阵容搭配攻略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重返帝国贝利阵型组合策略 重返帝国将领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重返帝国贝利阵容搭配攻略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

查士丁尼一世实现了他前辈们的愿望,而在查士丁尼光复大业中贝力撒留以其杰出的军事天赋,建立了名留青史的丰功伟业。

贝利撒留(505~565)是色雷斯和伊里利亚交界处的日耳麦亚人。据当时最伟大的作家普罗柯比(500~565)描述,贝利撒留仪表堂堂,力大无比,善于骑射,性格果敢坚毅,这些优点足以使他从众多的军官中脱颖而出。查士丁尼对他非常赏识和信任,先任命他为自己的卫队长,接着提升他做美索不达米亚总督,又在他24岁时晋升他为东部战区总司令。而年轻的贝利撤留也从未让查士丁尼失望过,取得了一系列对拜占廷帝国当时的主要敌人波斯帝国的辉煌战绩。

贝利撒留西征离恢复西罗马帝国时疆土还差多少

贝利撒留西征离恢复西罗马帝国时疆土还是差得比较多的。北非西部,中东部分,欧洲大部都没征服,主要原因是贝利撒留开始时罗马帝国已经非常虚弱,疆土范围更是只剩下希腊和土耳其西部的及其小的范围。后来经过无数次的战役,扩大到亚非欧的大部。

公元535年,查士丁尼将拜占庭军队分成南北两路远征东哥特。北路兵力约三四千人,由蒙杜斯率领,于535年9月侵入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东哥特领地达尔马提亚,但是遇到激烈抵抗;南路兵力约八千人,由名将贝利萨留率领,于同年12月渡海占领西西里岛。

为了速战速决,贝利萨留于536年5月渡过墨西拿海峡,登陆意大利半岛。同年6月贝利萨留利用一个废弃的高架水道杀进城里,夺取东哥特重镇那不勒斯。此时,东哥特人震惊万分,东哥特贵族推举英勇善战的将军维蒂吉斯取代了怯懦无能的国王西奥达。

新国王维蒂吉斯率领主力部队离开罗马,后撤至首都拉文纳,聚集兵力对付与东罗马结盟的法兰克人。536年底,贝利撒留进军罗马,罗马教皇和居民献城投降,守军不战而逃。

一年后,维蒂吉斯又倾全国兵力包围罗马城,连续发动猛攻。但是贝利萨留早已做好准备,率部困守危城达一年之久,直至拜占庭援军到达后方解围。

540年贝利萨留包围了拉文纳,东哥特贵族表示愿意拥戴贝利萨留继承西罗马帝国的皇位,贝利萨留则表示同意,但是一进城就逮捕了维蒂吉斯,并将其押往君士坦丁堡。

扩展资料:

大迁徙时代,罗马人与各日耳曼人部族在漫长战线上的冲突,最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存活了下来,而西罗马帝国则在公元476年灭亡。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各大迁徙民族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王国。建立这些王国的民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定居,其侵略性已经大为减少。

有的王国中的贵族也在富足的生活中走向腐败。拜占庭帝国则解决了内部最主要的问题,军队也得到了重整与恢复,战力经过与萨珊波斯帝国的“伊比利亚”战争(这里的伊比利亚还是指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地区的小伊比利亚)也得到充分的锻炼。

加之与东方大敌波斯萨珊帝国和平条约的签订,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皇帝将目光投向了西方。

占据北非的汪达尔王国,首先出现了让查士丁尼可喜的政局不稳。皇帝想收复这片自公元前122年就属于罗马人的领土。为此名将贝利撒留再次登场。

公元533年,皇帝交给他10000名步兵,5000名骑兵,500艘战舰,30000名水手,及一大批杰出的将领,组成了一支规模不算大却精锐的远征军。这时汪达尔国王盖里摩尔正好派遣弟弟察宗率领5000人的陆军与120艘战舰,镇压撒丁岛上的叛乱,国内兵力相对空虚。

查士丁尼一世与他背后的铁甲重骑兵贝利撒留的舰队先行驶至西西里岛,然后在汪达尔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于北非突尼斯东海岸登陆,从而避免了与汪达尔享有盛名的海军进行海战。毕竟,在5世纪后期,利奥一世那耗费巨资的舰队在与汪达尔人海战的失利,令罗马人仍记忆犹新。

因为同样的原因,虽然登陆的地点离目标迦太基城还有一定距离,但贝利撒留还是否决了部下让舰队直接前进攻击迦太基城的计划。他让军队全部上岸后立即扎营,而舰队则在营地的视线内。

贝利撒留的军队中,10000名步兵部分来自野战军,部分来自外籍军团。5000名骑兵中,有1500-2500名是他那战技卓越的“私兵重骑兵”,此外,还有600名马萨革泰游牧骑兵与400名赫鲁利轻骑兵。

他的对手汪达尔人可以作战的人数是30000人-40000人左右,且其中骑兵的数量非常庞大。但汪达尔人所擅长的骑兵,仍是4-5世纪大迁徙时代的日耳曼人状态。这些骑兵大都轻装,且仅擅长短兵相接,几乎完全忽视弓箭与标枪的作用。这与贝利撒留专业的弓骑兵与重骑兵形成了鲜明对比。

贝利撒留在整顿好军队之后,就打算趁着对方来不及反应,向迦太基城进军。舰队则在水手的驾驶下,紧跟着他陆上沿海岸线前进的军队。他将自己“私兵重骑兵”中的300人交给一位出色而勇猛的亚美尼亚人—他的家臣约翰来指挥,作为先锋。

这300名先锋骑兵在主力军之前约4.5公里处开道,600名马萨革泰游牧骑兵掩护先锋的侧翼。贝利撒留率领剩下的私兵跟在后面,防范盖里摩尔的袭击,因为有情报说他的军队离这里不远。

贝利撒留的军队一路上军纪很好,因此当地居民并不躲避,还给军队提供补给和服务。这期间,贝利撒留的军队如果遇到城市就进去过夜。显然,汪达尔人在这里的统治是相当松散的,在这个区域没有任何驻军或者要塞。

同时,盖里摩尔听说敌军已经登陆,离这里并不远。于是他亲率汪达尔军队主力隐蔽在罗马军队的北方,并让迦太基城那边也集结兵力做好准备。等罗马人进入“阿德戴西姆”隘路,他就要集结军队加以歼灭。而贝利撒留的军队则一路继续前进。

9月31日,拜占庭军队接近了阿德戴西姆,似乎即将进入盖里摩尔计划的包围圈。

曾经纵兵劫掠罗马城的汪达尔军队盖里摩尔计划,从三个方向包围并伏击罗马人:他让他的弟弟阿曼塔斯带2000骑兵从迦太基城出发,攻击敌人的前卫;他的侄子吉巴穆德带2000人从西面发起攻击;他自己的主力军则从拜占庭军队背后发起突击,以彻底包围并歼灭“兵力微小”的罗马人。

这个计划在纸面上是很不错的,但在当时那种没有钟表的时代,且勘察地理与行军能力都与现代不能相比的条件下,这种分进合击的计划,真正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

结果阿曼塔斯的2000骑兵过早的赶到了战场,并在其他两路军队没有赶到的时候发起了攻击。他亲率的汪达尔骑兵队伍战斗队列非常混乱,结果碰上了约翰的300先锋私兵重骑兵。对冲中,汪达尔骑兵被迅速击垮,阿曼塔斯在战斗中阵亡。

汪达尔骑兵看拜占庭重骑兵来势凶猛,以为碰上了大批罗马人就没命的逃跑。约翰带领私兵们一路追杀13公里,杀死了许多汪达尔士兵,一直冲到迦太基城附近。

贝利撒留的主力军在到达阿德戴西姆附近后,设立了一处营地,将步兵留在营地中,然后派遣骑兵出击。在出击队列中,他让外籍辅助骑兵在前方,而将自己的精锐私兵骑兵放在后方。这个时候,盖里摩尔的主力军也到了,并仗着人多示众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贝利撒留的外籍辅助骑兵被击退,逃向贝利撒留的本阵。

但盖里摩尔这个时候看到了弟弟的尸体。他万分悲痛地给他举行了葬礼,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他既未抓住机会趁势攻击贝利撒留的本阵,也未向北攻击约翰的300人小部队,更未夺取那些罗马人靠近海岸的船只。同时,贝利撒留却赶紧重整了败退回来的士兵,并集结了军队。

集结完毕的拜占庭骑兵向盖里摩尔发动猛烈的冲击。私兵重骑兵再一次击垮了盖里摩尔混乱的军队。汪达尔人四散奔逃,而且没有逃向迦太基城,而是跑向了努米底亚方向,这样,不设防的迦太基城就向贝利撒留打开了大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贝利撒留

重返帝国贝利薇和谁搭配

武圣、龙胆神将、兰陵假面三个英雄。重返帝国贝利薇推荐和武圣、龙胆神将、兰陵假面三个英雄搭配,其中最为核心的以兰陵假面的辅助技能为中心建立起的追击技能伤害加成,加上龙胆与武圣构成兵种专精优势,是中前期非常强力的阵容。《重返帝国》是由腾讯天美工作室群与帝国时代正版合作出品的新一代策略手游。

拜占庭名将之贝利萨留(一)——达拉之战

公元3世纪对罗马帝国是悲催的纪元。3世纪危机几乎消磨尽了帝国的元气,东方新建立的萨珊波斯成为了帝国的噩梦。虽然经过戴克里先、君士坦丁数位大帝的大力革新,但已病入膏肓的帝国终于没有扛住 4 世纪游牧民族西迁浪潮的摧残,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废,帝国繁华落尽,只剩下东方半壁江山在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这便是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崩溃后的拜占庭帝国和萨珊波斯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到查士丁尼时代,曾经困扰帝国许久的“蛮族”与地方势力叛乱问题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长期的民族整合瓦解了“蛮族”自身的组织性,募兵制将“蛮族”以个人身份重新纳入军队 ,而新募编的野战军又制衡了经常制造动乱的边防军。查士丁尼是一位既有雄心壮志,又有雄心大略的皇帝。终生矢志于恢复帝国往日的辉煌,立志将地中海重新纳为帝国的内湖。国内的问题解决之后,查士丁尼终于有精力考虑西方的问题。而要西征,必须先解决萨珊波斯对帝国东方战线的威胁。然而萨珊帝国也不是易与之辈,自3世纪建国起便与罗马在叙利亚一带展开激烈争夺,来回拉锯的局面持续了近两个世纪。而到查士丁尼时期,东罗马并不占优势。

6世纪初,拜占庭帝国与萨珊波斯帝国的对峙

迫不得已之下,查士丁尼一世将麾下最出色的大将贝利萨留派到波斯前线担任东方统帅,准备毕其功于一役。东罗马帝国有一支保卫都城与皇室的禁卫军,是一支屡立战功的铁甲具装重骑兵部队,但到查士丁尼一世时期,禁卫军已经丧失了铁血之气,而沦落为一支为帝国朝廷支撑门面的礼仪性部队。贝利萨留就是在这样一支“礼仪性部队”内担任军官,出任东方统帅时,年仅26岁。单以贝利萨留的履历看,不由得不同情查士丁尼的困境,并佩服查士丁尼的魄力。

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像

皇帝不差饿兵啊,查士丁尼一世为贝利萨留组织了25000人的军队。客观地说,25000人,几乎已经掏光了查士丁尼一世的家底了。

帝国东方统帅贝利萨留像

东罗马时期的步兵已经不复旧时公民兵团的雄壮,但由于长期与东方的帕提亚以及后来的萨珊波斯对峙,针对敌人的特点做出了变革:先是在常规步兵之外,组建了大建制的弓箭手部队,以招募的各内迁民族组成,引进了东方的反曲复合弓,并进行了改进,东罗马步兵的弓箭射程要强于波斯步兵。帝国的常规步兵分为轻重重步兵,轻步兵一般不着甲,以近身格斗为主要作战方式,重步兵为步兵中的精锐,着鱼鳞甲或铁片甲,弓箭之外又持长矛盾牌和剑的步兵,但规模要小一些。如此一来,帝国步兵的主要战斗方式已经由近身格斗逐渐转变为远程攻击为主。

披甲的拜占庭步兵,持矛与盾

同样为克制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帝国组建了大规模的轻重骑兵,当时马镫与高桥马鞍尚未流传至中东和欧洲,骑射仍然是骑兵的主要作战方式。查士丁尼时期的轻骑兵就是着轻甲的游击弓骑兵;重骑兵则是经过选拔及长期训练的就是铁甲具装持长矛的冲击骑兵,这是骑兵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同样,重骑兵也具备骑射能力并装备弓箭与盾牌,而且作战中,可以在弓骑兵与冲击骑兵两个角色之间自由转换。帝国重骑兵其实就是兼具骑射与冲击作战的“双重骑兵”。

披甲的拜占庭弓骑兵,持反曲复合弓

公元530年7月,贝利萨留率军在达拉城与波斯军对峙。贝利萨留此时虽然还不是名将,但毕竟年轻气盛,他不准备坐困愁城。贝利萨留和他的将军们精心布置了城外的决战战场。贝利萨留预先在达拉城正面挖出一道横向的壕沟,然后在壕沟两端向达拉城方向垂直延伸,最后再继续向两面横向延伸,壕沟上预留了部队撤退的通道,类似下图。贝帅妙计安天下。

贝利萨留的壕沟阵地

不久,波斯大军便开到了达拉城附近,并在距达拉城大约70公里的地方扎营。不妙的是,波斯军有40000之众。

萨珊统治地区有大量的游牧民族,因此,萨珊帝国军队中并不缺少骑兵和弓箭手。同时,萨珊帝国又实行类似于印度的“种姓制度”,国内等级森严。萨珊帝国骑兵同样分为轻重骑兵,重骑兵由贵族阶层组成,轻骑兵往往是能够承担马匹费用的自由民,而底层农民则被动员起来组建成为庞杂的步兵,主要是弓箭手。

萨珊波斯骑兵,左侧两名为弓骑兵,右侧为军标(旗)手

从双方的军事体制看,两军都是以骑兵为作战核心,而步兵则主要负责火力支援和打酱油。

首次对战乏善可陈,双方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试探性接触,以及两场个人之间的斗将决斗,罗马军队都取得了胜利。而后便双双收兵回营。随后的几天贝利萨留与波斯统帅进行了友好但无趣的书信“劝降”。然而在此过程中,波斯人获得了10000人的援兵。此时波斯军对罗马军队形成了2:1的数量优势,形势对罗马军队越发不利起来。

萨珊波斯重骑兵与步兵弓箭手

如果看贝利萨留的排兵布阵,便可知他对己方的劣势已经非常清楚。贝利萨留将他的军队分为六个部分,在战场左侧的小山上布置了一支骑兵部队,在壕沟突出部两侧,壕沟的前面,分别布置两支骑兵部队,同侧的两支部队之间可以相互响应,守望互助。而贝利萨留亲率精锐骑兵与步兵在壕沟中段,壕沟后面坐镇,以方便对控制正面战场。

贝利萨留的布阵

波斯军统帅佩若吉斯将他的军队分为前后两部,以备轮换作战。而每一部又分为左中右三列,佩若吉斯同样亲率精锐坐镇中军。

贝利萨留大概考虑到自己兵少,也没有主动攻击。而波斯人深知罗马人有吃午饭的习惯,而战场上的军队并没有机会进餐。因此他们并没有尽早展开攻击,准备在午后,即罗马人应该用饭但没有用饭的时机进攻,以图一举击溃罗马军。

由于双方都配备有大量的步弓手,而且双方的骑兵也都具有骑射本领,因此甫一接触,双方便同时射出泼天般的箭雨。箭雨对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伤亡,波斯军由于分为前后两部,总有生力军接替了阵亡者的位置,继续保持着遮天的箭雨打击,

双方毕竟不是“一日五十万矢”的汉军,也不是有车队供应箭矢的英国长弓手。箭矢很快便用完了。大规模的弓箭对射告一段落,双方士兵开始准备近身搏战。

波斯骑兵先从右翼发动了冲击,目标为贝利萨留布置左翼壕沟最左端的部队。由于兵力处于劣势,贝利萨留左翼部队很快不支,被压迫得沿壕沟上预留的通道向壕沟后方撤退。这时,贝利萨留的布置显出了威力,先是在小山上预留的一小支骑兵对波斯军侧翼发动了冲击,与此同时,在壕沟左侧直角处的骑兵也向波斯军展开了包抄。两翼同时受到打击的波斯骑兵顿时陷入了混乱,而壕沟上的通道被撤退的罗马军队死死堵住,实际上,攻击的波斯军陷入了被围攻的境地。当战斗结束时,攻击的波斯军损失了至少3000人,只有少量人马逃脱。

左翼战事

波斯军统帅佩若吉斯眼见右翼进攻受挫,急于求胜的他又发动了左翼的进攻。这一次,他将萨珊波斯最为精锐的一支重骑兵部队——不死军团——派了上去。

不死军团,又被称作不朽者,复活军团等,意思是战士不死,也不凋零。其实现实情况是军团始终保持10000人的编制,每当有人伤亡或者退出,便立即有新成员补充进来,所以被称为不死军团。萨珊不死军团是效仿阿契美尼德波斯时期的军队编制,只不过由古代的重步兵改为重骑兵。

萨珊波斯军重骑兵与军标手

佩若吉斯派自己的麾下猛将巴列斯玛那斯率军进攻,他们将攻击目标选在了自己的左翼,也即贝利萨留军队的右翼。波斯军的调动,贝利萨留尽收眼底。他同样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将左翼已经结束战斗的军队,抽出一部分来调往右翼,以增强实力。同时,贝利萨留大概感觉到这是最后的决战时刻,他将自己的私军,也是罗马军中最为精锐的重骑兵部队放在了增援部队的背后。

东罗马帝国自建立那天开始,便处于东方波斯与西方蛮族的夹击之中,财政压力非常之大。到查士丁尼时期,中央财政已经难以负担一支庞大军队的开销。为解决困境,帝国默许甚至鼓励地方将领组建精锐私军,但军费需要自筹。贝利萨留麾下就有这么一支亲卫军,以招募的各族勇士组成,装备铁甲具装,经过严格训练,是重骑兵中最为精锐的力量,实力不弱于波斯的“不死军团”。

拜占庭军全甲重骑兵

不死军团的冲击是成功的,在雷霆万钧的马蹄声中,罗马军正面军队再一次败下阵来,他们迅速向壕沟后方撤退。但事情再一次的重演,右翼壕沟左侧直角处的罗马军队再一次对波斯军队发动了侧击。在贝利萨留亲卫军的冲击下,冲锋中的不死军团被拦腰截断,并陷入包围之中。雪上加霜的是,不死军团的军旗手被贝利萨留部将一矛刺于马下。作为进攻矛头与中坚,不死军团失去军旗,便意味着失去了进攻方向和指挥系统。被围的波斯军又一次陷入了混乱。主将巴列斯玛斯竭力组织突围,但屡冲屡败。混战中,巴列斯玛那斯也被斩杀于阵中。先失军旗,后失主将,波斯军彻底崩溃。这一次进攻,波斯军又损失了大约5000名士兵。

右翼战事

逃回去的士兵冲击了波斯军本阵而引发了溃逃。贝利萨留也抓住时机,推动全军展开追杀。就这样,波斯军的第二次进攻迅速演变为全军的溃败。由于兵力薄弱,贝利萨留并没有进行长途追击,即使如此,波斯军也承受了很大的损失。

达拉之战是很久以来罗马帝国取得的首次对波斯的战役级别胜利。贝利萨留终于不敷众望,初步实现了查士丁尼大帝稳定东方战线以求与波斯嬯和的战略意图。在此之后,双方又进行了多次军事接触,而波斯始终未能占到大的便宜,东方战线的主动权逐渐向罗马帝国转移。查士丁尼趁机以重金——约40万枚金币与萨珊波斯达成了和平协议,从而如愿实现了稳定东方战线的目标。此后,东罗马帝国将战略方向调整至西方,以图恢复故土,重振罗马帝国昔日雄风。而贝利萨留本人也因这一战而奠定了名将威名,并在接下来的西征中继续书写辉煌。

贝利撒留怎样为东罗马帝国收复古罗马疆土?

为东罗马帝国收复古罗马疆土的杰出统帅

贝利撒留505年前后生于色雷斯的日尔曼尼亚城。在出色的完成达拉战役之后,被查士丁尼定为未来西方征服战争的统帅,当时贝利撒留只有26岁。

公元533年6月,贝利撒留以步兵1万、骑兵6000渡海进攻日尔曼汪达尔王国。事先,他通过情报人员掌握了汪达尔陆军的实力、位置和海军的沿岸配置,当登陆时面对汪达尔军兵分三路的抵抗他竟然同时予以击破,随后直趋首都,导致首都敌军未战即逃。不久他又仅仅只率数千人追击,凭借突然性逼降了汪达尔国王。

贝利撒留的军队同罗马过去的军团制军队比较,在组织形式上是大不相同的,它很接近于中世纪的军队,但是更加发达完善。在贝利撒留手下,重骑兵成了主要兵种。重骑兵的骑手们,身上披着铠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实行这样一个突变,很明显是想使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同时兼有机动的“射击力”和“冲击力”。这就是贝利撒留创建的一支精锐的铁甲军,这支军队在后来900年中保卫了帝同的安伞。作为重骑兵的辅助力量,又编组了轻骑兵,即一种轻装的弓箭手骑兵。这两种骑兵的结合,无论从组织结构来看,还是从战术使用来看,都可以说是现代轻型和重型坦克联合使用的先例。同时,步兵也开始区分为两种类型,即轻型和重型。不过,后者因为使用重矛和密集的战斗队形,在战斗中只能起一种牢靠的支柱作用,而骑兵则环绕着它进行各种的机动。

535年12月,贝利撒留以8000人登陆西西里,536年12月,拜占庭军队收复失陷长达60年的罗马城。540年,贝利撒留攻占东哥特首都拉文那,灭亡了东哥特。

贝利撒留几乎平定了西罗马故地,给复兴罗马帝国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公元548年,贝利撒留被召回,就此结束了征征战生涯。

他几乎恢复了罗马帝国时期的版图,他创建的铁甲军成为此后保卫帝国安全的中流砥柱。

贝利撒留有哪些军事贡献?

公元4世纪后,罗马帝国逐渐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但拜占廷帝国的历代皇帝都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人自居,不仅自称罗马皇帝,而且保留罗马帝国的称号,甚至到了4、5世纪各日耳曼人部落大举进攻西罗马时,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拥有对西罗马的宗主权。他们都承认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入侵西罗马是合法的,是受罗马帝国居住在拜占廷的合法皇帝亲自委派的。可是现实毕竟是现实,拜占廷帝国已经丧失了对西部地区的控制权。所以收复失地、重新统一罗马帝国、重振昔日的辉煌就成为早期拜占廷帝国统治政策的核心,也成为每个皇帝的最大心愿。

查士丁尼一世实现了他前辈们的愿望,而在查士丁尼光复大业中贝力撒留以其杰出的军事天赋,建立了名留青史的丰功伟业。

贝利撒留(505~565)是色雷斯和伊里利亚交界处的日耳麦亚人。据当时最伟大的作家普罗柯比(500~565)描述,贝利撒留仪表堂堂,力大无比,善于骑射,性格果敢坚毅,这些优点足以使他从众多的军官中脱颖而出。查士丁尼对他非常赏识和信任,先任命他为自己的卫队长,接着提升他做美索不达米亚总督,又在他24岁时晋升他为东部战区总司令。而年轻的贝利撤留也从未让查士丁尼失望过,取得了一系列对拜占廷帝国当时的主要敌人波斯帝国的辉煌战绩。

贝利撒留在军事方面的才干让他的对手望尘莫及,在达拉斯城一役中贝利撒留以少胜多,用他天才般的军事战略博得众彩。公元531年,贝利撒留率领帝国东部边防军在边境巡逻,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达拉斯城与波斯军队相遇。这支波斯国王侯斯罗埃斯(531~579年)的远征部队人数多达40000,而贝利撒留只有25000人。当时大多数军官提议后撤。而贝利撒留却站在战略高度,力排众议,下令迎击。他明智的看出己方后撒势必牵动整条东部战线,灭自己威风和长他人气焰。而同时敌军人数虽多,却是疲惫之师,己方以逸待劳,且有坚城可守。在与波斯军队作战之时,他一改已往的三军阵势,分为五军,以四队骑兵居前,另一队步兵为预备队。波斯右军先攻,贝利撒留命令与之相对的左军后撤,诱敌深入,使之两面受敌,同时迅速分兵敌后,三面攻击,重创敌军。波斯军队不得不改由左军出击,贝利撒留故伎重施,并下令中间两队骑兵强行撕破波斯左军,各个击破,全歼敌军。随后他下令东部战线全线出击,大获全胜。从此,贝利撒留声名远扬,更得信任,向着他军事生涯的巅峰迈进。

贝利撒留对拜占廷军事技术和战争艺术的贡献不只是他的优异的战绩和指挥艺术。他创建了拜占廷军队的第一只装甲骑兵部队。他首先引进了许多阿瓦尔人和波斯人的武器和马镫、铠甲、长矛和弓箭等骑兵装备。在此之前拜占廷骑兵数量很少,也不装备铠甲,只使用短兵器。而经贝利撤留组建的骑兵部队装备了日尔曼长矛和波斯弓箭,战斗力大大加强,进攻和防御能力得到改善,并完善了骑兵作战手段。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军事才能为实现查士丁尼重建罗马大帝国的政治抱负作出了极大贡献。

好了,今天关于“重返帝国贝利阵容搭配攻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重返帝国贝利阵容搭配攻略”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